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资讯 > 正文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十篇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191-02 一、嘉峪关市城市化现状分析 嘉峪关市自1971年列为省辖市以来,在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城市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城市化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在人口城市化方面,1978年,嘉峪关市总人口8.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5万人,城市化率为69.9%;至2010年,总人口增至20.9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95万人,城市化率90.3%。随着城市人口城市化规模的增加,城市人口就业结构也由1978年的19:68.5:12.5调整为2010年的9.3:53.5:37.2,符合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镇人口规模增加,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渐下降、二三产业就业比重逐渐上升的普遍规律。在经济城市化方面,1978年,嘉峪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713万元,至2010年,GDP总量达144.4亿元,自2005年以来一直位居全省第10位。地区性财政收入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不足千万增至2010年的26.1亿元,位居全省第6位。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经济结构也日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9年的9:60:31调整为2010年的1.3:80.3:18.4,呈现出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在社会城市化方面,主要体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2010年,嘉峪关市建成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6.37平方米,城市煤气、自来水入户率均达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41.16元,居全省第2位。 二、嘉峪关市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城市化质量提升问题 美国经济地理学家诺瑟姆于1975年提出了关于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按照诺瑟姆对于城市化阶段的划分,当城市化率介于0―30%之间,为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此时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当城市化率介于30%―70%之间时,为城市化中期阶段,此时工业进入发展腾飞阶段,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较强,城市化快速发展。当城市化率在70%以上,为城市化后期阶段,此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嘉峪关市2010年城市化率达90.3%,若按诺瑟姆的划分,嘉峪关市已进入城市化后期,但是,2010年,嘉峪关市的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足20%,按照国际经验,当一个地区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时,该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应占到60%以上。嘉峪关市第三产业较低的产值,说明嘉峪关市当前城市化发展仍主要以工业推动为主,城市化质量不高。另一方面,较高的城市化率最初形成于嘉峪关市成立时独特的行政区划,1978年,嘉峪关市的城市化率就高达69.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比同期全国城市化率高出52个百分点(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17.92%)。特殊的行政区划以及近年来以酒钢为主的重工业推动之下,嘉峪关市的城市化率呈现一个“虚高”状态,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发展速度脱节,城市化质量亟待提升。 (二)地区产业、就业结构偏差问题 一般而言,国民收入水平、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以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一定的工业化水平又对应着一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2010年,嘉峪关市人均GDP达10163美元,按照钱纳里关于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标准,嘉峪关市介于6373~11949的工业化高级阶段,在工业化高级阶段,一个地区的产值结构应该为一产比重小于5%、二产比重与三产比重大致相当。2010年,嘉峪关市产值结构为1.3:80.3:18.4,第二产业“畸高”与第三产业“畸低”的状态说明嘉峪关市产业结构转换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地区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的产业结构还处于工业绝对推动阶段,这与嘉峪关市城市化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符。 城市化发展质量还可以通过三次产业转移中的两大指标: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转移来考察,通常情况下以结构偏离度来衡量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转移是否同步: 一般而言,若结构偏离度为零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转移协调;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说明就业人口的转移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移越不同步、不协调。2010年,嘉峪关市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87,说明农业产业GDP比重下降幅度大于农业就业比重下降的比重,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未能转移到二三产业;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54,说明嘉峪关市工业GDP增长幅度高于工业就业人口比重增长幅度,嘉峪关市属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机器排挤工人的趋势较为明显;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55,说明嘉峪关市第三产业产值增幅低于就业比重增幅,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发展水平较低,没能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城市质量的提升作用。 (三)城市聚集经济效益低、辐射带动功能弱的问题 聚集经济效益是城市经济的突出特征,城市通过其自身的优势和独特的魅力,吸引各要素向城市地区聚集,发挥强大的聚集经济效益。嘉峪关市城市聚集经济效益较低主要表现在城市产业结构上,在嘉峪关市三次产业产值构成中,第二产业产值占82.1%,说明嘉峪关市主要以工业聚集为主,工业内部又主要以冶金工业聚集为主,城市聚集经济效益呈现出典型的地方化经济效益,而地方化经济主要以推动城市规模扩大为特征。同时,嘉峪关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占GDP比重不足20%,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可以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信息、交通运输等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经济的重要表现,能发挥更高的聚集经济效益。嘉峪关市明显的地方化经济特征决定了嘉峪关市聚集经济效益较低。城市聚集功能低,制约着城市“磁场效应”的发挥,嘉峪关市向周边地区和郊区蔓延和辐射带动功能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很难形成良好的聚集和辐射带动机制,无法形成更大范围的区域城市化。 (四)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乡村城市化不能同步发展问题 乡村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和劳动分工加深的必然产物,是乡村与城市居民共同继承、创造和平等分享人类共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逐步缩小并消灭城乡差别,达到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的过程。2010年,嘉峪关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741.1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65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12,二元经济结构仍较为突出,另一方面,嘉峪关市农村工业化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很难形成农村工业化对农村城市化的推力,农村城市化发展非常缓慢,无法和嘉峪关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化速度同步。 三、促进嘉峪关市城市化发展的措施 (一)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强化城市化的核心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力量,无论是近代还是在现代,国家工业化都导致了人口向城市的聚集,伴随这一聚集过程的是产业的空间聚集和产业结构转换。工业化实质上是一个由工业领域的革命逐渐向其他产业领域推进的过程:一方面,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农业的技术基础,推进了机器在农业上的广泛使用,建立了“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另一方面,工业革命本身是机器生产的普遍化过程,使工业技术条件改善,工业向纵深发展;最后,工业生产方式的分工和专业化,必然促使一部分人从事非生产性劳动,当工业的分工和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后,将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工业不仅直接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且通过产业间的连锁反应间接地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和“加速器”。 嘉峪关市自建市以来,工业化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2010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95.9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43.44亿元,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7.9%;全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639.28亿元,实现利润20.16亿元,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整体效益大幅提升。但是,嘉峪关市工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比较而言,总体上呈现出“大而不强”的态势,工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以传统的冶金工业为主,而以酒钢公司为主体的冶金工业发展,则面临着资源约束和生产技术升级、产业链纵深延伸等问题;新兴工业发育不足,工业结构较为单一。基于此,嘉峪关市当前工业化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强化冶金工业发展能力,促进冶金工业生产技术升级,强化嘉峪关市冶金工业质的提升;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不锈钢及钢铁延伸加工业,以博取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建材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煤电及化工产业,不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走符合嘉峪关市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嘉峪关市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强化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近年来,嘉峪关市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催生等多种举措,促进第三产业总体水平向更高层次提升。2010年,嘉峪关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69亿元,增长5.9%。但从总体上来看,尽管嘉峪关市服务业发展保持良好的势头,但与全市经济整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仍存在总量过小、比重偏低、水平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竞争能力还不强等问题:2010年,嘉峪关市服务业的比重仅占GDP的18.4%。这与嘉峪关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经济发展状况严重不符,第三产业发展已不能适应嘉峪关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且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嘉峪关市服务业增长速度除2003年外均低于GDP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呈逐年缩小的趋势,已经从2002年24.8%缩小至2010年的18.4%,平均每年缩小1.4个百分点。另外,从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看,传统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尤其是信息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的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因此,加快改造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是发展嘉峪关市第三产业、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嘉峪关市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政府要加强规划指导,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着力点,大力发展需求潜力和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改进政府投资管理,多渠道筹措资金。最终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改变部分服务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低的状况,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服务业,显著提高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逐步实现趋于合理的经济结构。 (三)合理引导产业聚集,以产业聚集增强城市聚集功能 产业聚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城市聚集经济具体是通过产业聚集来实现的。合理引导产业聚集,要求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规划,促进集群创新。在进行产业集群规划时,应以现有的或新兴的集群为前提。当前,嘉峪关市依托酒钢,以嘉东、嘉北、双泉工业园区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就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规划,为产业聚集创新创造有利的政策工具:如为雇佣技术人员提供补贴、进行风险投资、产业研究动态计划、促进中介机构的形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贷款等,引导嘉峪关市产业合理聚集。并在产业聚集的基础上,以三个工业园区为载体和纽带,发挥城市和工业的聚集功能,辐射带动三镇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城市化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委党校 产业化发展之道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这一背景之下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与消费能力所需努力的方向。体育产业作为促进当代城市人群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正在被城市中的各群体所高度关注。为此,很有必要对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笔者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以作抛砖引玉。 一、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偏小 尽管近年来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额超过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但是,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依然偏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二)城市体育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带动作用,我国体育产业也得到了发展,但呈现出以体育服务业为中心,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销售业合力支撑的体育产业结构特点,而体育健身休闲、体育中介活动等比例极低,因而影响到了城市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 (三)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够平衡 因为我国当前所实行的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差异,而中国的城市体育产业发展亦是如此。东部地区城市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数量、经济效益等均存在显著差别,总的来说是东部优于中、西部,经济发达地区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我国的城市体育产业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和部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 二、发展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对策 (一)注重立法机制建设 因为城市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这一十分活跃的市场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比如,体育产品侵权及体育服务欺榨等负面现象,均对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的良性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有鉴于此,应当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让体育产业在区域建设之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比如,体育无形资产就需要加以依法规范、开发与保护。目前,我国在城市体育赛事的承办权、冠名权、广告经营权及特许经营权、明星形象权等各类无形资产经营上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与尝试,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尽管我国在城市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中具有了一定的经验,然而,就全国总体形势来说,体育无形资产运作的动作不够规范,无形资产开发尚处在初加工阶段上。所以,必须加快健全完善体育无形资产方面的法律与法规,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体育无形资产的巨大价值。 (二)积极培育体育中介组织 为了培育体育中介组织,应当着力抓好经纪人队伍的建设,培养出一大批不仅懂经济,而且又精通体育,能够活跃在体育产业之中的专业体育经纪人。要充分研究体育市场的需求与广大群众的体育消费心理,切实整合目前现有的体育资源,进行种类繁多的活动,从而将有休闲的市民吸引到各类健身、娱乐等体育活动之中。积极鼓励各所城市建设体育健身场所,大力鼓励各家单位、各所学校的体育设施能够免费对外开放,并给城市中的各类公园广场增加体育健身功能,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充分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要坚持不断拓展各项体育项目,满足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差异化需要。要分别面向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需要,分别开设各种适合和不同需要的体育培训班,从而提升广大群众的健身技能。要高度重视提升城市中各项体育竞赛的商业化、市场化程度,积极鼓励有远见的企业来承办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赛事,或者运用冠名、特许及专营等形式来赞助体育赛事,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好地树立与宣传自身形象的新途径,进而带动传媒业、广告业及商业赞助等多个行业的新发展。 (三)不断加大对体育产业的帮扶力度 鉴于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偏小,且发展不够平衡,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出现了行业垄断以及项目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大量优质体育资源主要集中以政府主管部门和部分大型国有企业的手中,因而资源的利用率十分低下。例如,要举办好一个体育赛事,就需要协调众多的政府职能部门,直接造成了举办赛事的成本居高不高。可见,要想更好地发展城市体育产业,应当不断加大帮扶力度,积极帮助体育产业打破行业垄断以及项目垄断,鼓励更加多的民间中介组织积极参与其中。 (四)积极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 体育消费是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广大市民的意识、行为和消费水平等将直接影响到体育产业之发展。所以,一定要深刻把握当前的市场脉络,大力挖掘发展潜力,运用合适的价格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之需求,从而开发出具有更多特色、更多项目和更多形式的体育健身娱乐市场。 三、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意识始终是保持城市体育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从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来看,城市体育产业刚刚进入到市场化早期阶段。面对着不断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体育产业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强立法保障、培育中介组织、加大帮扶力度、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等途径,不断提升城市体育产业的实力,让城市体育产业真正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093-02 1992年,江西省政府为加速昌九工业走廊建设,批准成立江西省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并赋予省级利用外资审批权。201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共青城市。共青城市是中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2013年,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城先导区建设总体规划将在共青城市先导区开展先行先试,推进改革创新,促进这一地区科学发展。2014年7月1日,共青城市正式成为江西省直管市试点城市,被赋予部分地级市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 最近几年共青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在2012年,共青城市生产总值达到58.97亿元,增长13%,人均13 000美元;财政总收入为8.15亿元,增长速度为49.6%。在2013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0.97亿元,增长速度为34.64%。但在共青城市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引起注意,以便共青城市经济更好地发展。 一、共青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人口少,劳动力匮乏 共青城人口为12万,其中常住居民大约有7万人。人口的缺乏,无法带动更大更多的消费,进而无法增强共青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当地服务业大部分靠南昌大学鄱阳湖校区、南昌理工学院共青校区的大学生带动发展起来。以南昌大学鄱阳湖校区为例,学校附近的餐饮店、服装店、饰品店、化妆品店等主要顾客是学生,学校放假时各店生意惨淡,甚至干脆关门。就连共青城市的出租车司机,也以载学生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从共青城市过多依赖大学生的服务业可以反映,共青城市人口严重不足。劳动力缺乏会使工人工资被抬高,企业用人成本加大,企业利润减少。沿海用工荒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共青城市招聘工人的难度。如何吸收外来劳动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也是共青城市今后要考虑的问题。 (二)优秀人才缺乏 尽管共青城市近年来已吸引几所大学的驻入,如已驻入的南昌大学鄱阳湖校区和南昌理工学院共青校区,正在兴建的江西师范大学共青校区、江西财经大学共青城市校区江西信息技术学院,但总体来说,优秀人才缺乏。作为一个发展不久的小城市,共青城市人才总量少。高校少,因此本地的人才也少;共青城市也无法用自身魅力吸引许多优秀人才,留住他们想在别处施展才华的脚步。 (三)共青城市产业基础薄弱 共青城市仍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业为主导产业,而新能源、电子电器产业由于刚刚开始发展,在带动共青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上不能够起到重大的作用。在产业体系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房地产泡沫比较严重 虽然共青城市总人口只有12万,但是,在共青城市有数十个正在建设和已经建成的各大商品住宅区,但商品房入住率很低。受国内房地产业的驱使,共青城市房地产也存在虚假繁荣的情况。 (五)产业转移存在风险 共青城市作为生态名城,经济发展理应依托其特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共青城市在对外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对共青城市环境造成危害的企业。若招商引资判断失误,很可能把共青城市在树立的闻名外界的“生态名城”的美名破坏。 二、共青城市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好人才政策,吸引优秀人才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根据江西省政府的部署,共青城市将新建一个大学城。虽然共青城市已成功引入南昌大学鄱阳湖校区、南昌理工学院共青校区、江西师范大学共青校区、江西财经大学共青城校区和江西信息技术学院五大院校的进入,但是缺乏吸引人才的具体政策措施,以至于一方面共青城招不到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本地院校的大学生毕业纷纷离开共青城。为了留住人才,可制定以下几项政策。 1.为优秀人才提供买房优惠政策。买房的优秀人才除享有较低的房价购房待遇外,政府每月还可发放适当补贴,以供其偿还房贷。 2.政府提供一大部分廉租房,用来满足刚毕业的大学生住宿的需求。 3.为在共青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基金,并且享有减税免税的待遇。 (二)慎重招商引资,保护好原有生态环境 共青城市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严格审批入驻共青城市的各类企业,对于那些不会对共青城市环境造成损害的产业,如旅游业、高科技产业、新能源产业……应给予相应企业土地、水电、税费优惠等。对于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哪怕它们对共青城市的GDP奉献再大,也应把它们拒之门外。既要青山绿水,又要经济发展。 (三)加大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 根据老百姓的需求对房地产进行规划,严格控制房产炒作行为。当共青城市的房产不是少数投机商人的物品,而是大部分人群争相购买的不动产时,共青城房地产业的泡沫才会消失。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齐全的配套公共设施是吸引人们居住的两个同等重要条件,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时,在共青城市买房安家落户的人数才会不断地增长。随即带来的将是共青城市的服务业的稳定繁荣、劳动力的上升、共青城市总体经济的向上发展。 政府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和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为更多人在共青城市居住提供很好的条件和保障。这有利于吸引更多外来人口常住共青城市,有利于减少共青城市房产泡沫风险,从而有利于共青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况建.2013年我市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N].共青城报,2014-01-10. 摘要:我国许多城市属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开采产业占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和减少,经济衰退、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必然会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走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转型.淮北市作为皖北地区最大的煤炭型资源城市,是安徽省煤炭资源城市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淮北市以食品工业为转型突破口,取得了较为良好转型成果,但也存在不能忽视的发展问题,本文立足淮北市的产业发展现状对淮北市的产业发展转型中存在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可持续发展;食品工业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98-02 1 淮北市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必要性 1.1 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发展方式占主导地位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在淮北市煤炭城市产业的建设发展中,主要的产业特征有以下两点: (1)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简单粗犷,产业构成较为单一,产业有机性较差.同时,单一的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中城市的应变能力变差,无法应对诸如煤炭国际市场变动、资源逐渐衰竭、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也成为煤炭型资源城市随着矿业开采强度加大而经济逐渐衰微的原因. (2)产业资源依赖性过强,同时产业群体构造方式主要为单一递进式.构成煤炭产业的相关产业群关系密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而随着矿产资源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单一链条”式的产业模式的矛盾也变得日渐突出,不仅资源供给出现一定的危机性,同时一旦其中某个链条断裂,就会引发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衰退危机. 1.2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淮北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多以“煤”为主,采矿、选矿、煤化工等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尖锐,在追求GDP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绿色GDP的相关指数.煤炭开采引发大面积地表的下沉和塌陷,形成了城市内部的“塌陷区”,引起城市建筑物、道路、桥梁的损坏,使城市地质环境与生存环境逐渐恶化;同时大量煤矿的焚烧引起空气中SO2等有毒气体和烟尘的含量增加. 1.3 煤炭产业已成夕阳产业,产业经济出现负增长 2000年以后,淮北市煤炭产业迅速发展,开采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8年普通混煤含税价由不到200元/吨增长至650元/每吨,煤炭产业荣极一时,成为了淮北市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受国际经融危机和国际煤炭市场的剧烈变动以及国内天然气等技术的普及推广等因素的影响,自2008年8月起,在短短的半年内普通混煤的价格由650元/吨跌至300元/吨,随着天然气等清洁资源的推广,煤炭产业已然成为夕阳产业,煤炭产业经济增长也时常出现了负增长的状况,仅仅依靠煤炭产业来支持城市的经济发展的道路已经行不通. 1.4 煤炭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大量开采导致资源日渐枯竭 淮北市建市可以说是“缘煤而建,因煤而兴”,但目前淮北市煤炭资源的开采已经进入了中后期,在近十年内,先后有4对大型国有矿井、10对地方小煤矿倒闭.预计到2015年,现有11对国有大中型煤矿中的9对狂进将面临资源枯竭的境地,前期大量、无节制、不科学的开采模式导致的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资源瓶颈的日益显现,因此城市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2 淮北市食品工业持续发展转型的现状 2.1 食品工业园区建设趋于完善,产业集聚效应开始形成 淮北市全市已经初步建设相山区凤凰山食品工业园、濉溪县百善矿粮油工业园、口子集团工业园、杜集区六和工业园等食品工业园区,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食品加工集群基地,这些集群地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食品产业的产业集聚效应也开始慢慢的显现出来. 2.2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据统计,淮北市全市共有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食品加工企业50余家,年销售过亿元企业8家,全市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8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截止2012淮北市共建成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82个,其中辐射力较强的专业批发市场25个.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近年来良好的市场发展形势,食品工业的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食品市场体系的初步建成也给淮北市的食品工业转型道路起到了示范和带领作用. 2.3 食品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全市支柱产业 截至2013年,在宏观经济下行、煤炭价格大幅下降的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淮北市煤炭税收同比下降27%,但非煤产业增加值为284亿元,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占全市全部工业总增加值的56.2%,,其中食品工业增加值的份额占大部分,产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食品工业也已初步转型成为全市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产业所占全市经济总值总份额仅次于传统的煤炭产业. 3 淮北市食品工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力不足 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一大批优秀的企业逐渐发展起来,但其中的能够发挥指导、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却十分稀少.截止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年销售收入平均只有6000万元左右,缺少像双汇、思郎、曦强这样规模大、品牌响、效益高、有较好的龙头带头效应的企业.食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它肩负有开拓市场、创新科技、带动产业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能够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商品生产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良好的食品工业龙头企业不仅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够进行农产品深精加工,也可以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带动千家万户的发展.缺少龙头企业的现状使淮北市在食品工业转型发展中缺少引导和示范效应,使经济发展转型进程有较大阻力. 3.2 产业链条较短 在淮北市的食品工业转型发展中,食品加工业的形势趋同,商品也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同时产业链条较短,多为面粉、速食、饲料等,而类似速冻食品、熟食、特色食品等食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产业链延续不流畅,企业间业务和技术关联性较差.产业整体链较短且单一,不仅不利于新企业的出现,也不利于企业创新竞争氛围的形成. 3.3 利益机制不完善 食品工业在淮北市的发展已经有一定时间,但相关的利益机制尚且不明确完善,例如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未能和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原料生产合作关系,一家一户的分散型生产方式使农民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原料在品质、品种、数量、质量方面远远不能与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相适应.例如,淮北市重点打造的榴园村美好乡村建设项目:榴园村主要以种植石榴及石榴深加工为主,目前拥有石榴种植面积8万亩,为全国6大石榴产地之一,年产石榴1000余万斤;拥有石榴深加工企业一个,年加工石榴600万斤,年产值150万元,这在全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对其他企业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淮北市榴园村的石榴栽植面积和品种均居于全国前列,但石榴的主要是以鲜果出售,并没有形成深层次的食品加工市场,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缺少企业与农民的共同利益机制. 3.4 农业开发与食品工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政府大力支持淮北市食品工业转型,出台大量政策支持食品工业转型,但就全市范围来看,食品工业发展处于起步时期,加工技术与设备仍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存在例如食品工业发展配套设施不完善、从业人员学历素质较低、产业发展缺乏创新机制、配套设施产业成本过高、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 3.5 食品安全问题不受重视 在淮北市食品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日益凸显,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影响了淮北市的对外形象.除了一些企业法制观念、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淡薄外,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健全,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整合.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淮北市食品工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可能出现的种种转型问题,政府应发挥本职职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如通过产业、信贷、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培育一批产品新颖、资质良好、发展潜力较大、有市场前景与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促使其快速发展,成为特色突出、竞争力较强的强势企业,为全市食品企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2 加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创新在城市转型与食品工业的发展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食品工业基础上,着力加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如建立研发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依托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提升食品工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实力,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综合竞争优势. 4.3 加大投融资力度,完善产业利益机制 产业发展不仅依托于政策支持与科技创新,投资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发展食品工业的城市转型中,应用加大项目投资、降低银行信贷条件、加强政银企联合等方式,促进形成市场引导的投资机制,通过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投资效益.同时政府与企业以及农民可考虑发展新型合作组织,积极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利益机制. 4.4 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以高质量换取高效益 必须抓住制约全市食品安全的重大瓶颈因素,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和标准,组织开展相关技术、方法、设备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以高质量换取高效益,才能保证食品工业发展的持续盈利与城市转型构想的成功. 4.5 加大品牌宣传,实施品牌推进战略 可借全市食品工业博览会、煤炭机械博览会等大型会议为宣传平台,大力宣传食品工业发展的建设和招商政策,为发展食品相关产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投资者,弥补企业资金来源不足的相关问题.同时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加大研发和品牌推广力度,实施品牌推进战略,促进产业知名度. 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特点 (一)多极化。如今,个人计算机已席卷全球,但由于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深入,对巨型机、大型机的需求也稳步增长,巨型、大型、小型、微型机各有自己的应用领域,形成了一种多极化的形势。如巨型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天文、气象、地质、核反应、航天飞机和卫星轨道计算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和国防事业领域,它标志一个国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目前运算速度为每秒几百亿次到上万亿次的巨型计算机已经投入运行,并正在研制更高速的巨型机。 (二)智能化。智能化使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智能计算机。这也是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计算机要实现的目标。 智能化的研究包括模式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博弈、定理自动证明、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目前,已研制出多种具有人的部分智能的机器人。 (三)网络化。网络化是计算机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趋势。从单机走向联网是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计算机网络化,是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组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可以互相通信的网络结构。网络化的目的是使网络中的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能被网络上的用户共享。目前,大到世界范围的通信网,小到实验室内部的局域网已经很普及,因特网(Internet)已经连接包括我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多种资源的共享和处理,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因而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四)多媒体。多媒体计算机是当前计算机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高新技术之一。多媒体计算机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来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计算机。这些信息包括文本、视频图像、图形、声音、文字等。多媒体技术使多种信息建立了有机联系,并集成为一个具有人机交互性的系统。多媒体计算机将真正改善人机界面,使计算机朝着人类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最自然的方式发展。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十篇

二、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低。企业信息化水平低,上网企业与上网家庭数量还较少,信息技术在企业与家庭中应用尚不够普及。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二)在我国东西部地区、大陆与台湾地区,互联网及计算机的拥有量差距很大,信息化指数高低相差近20多倍,计算机应用发展很不平衡。 (三)我国的产品技术水平不高,市场占有率也低,大型应用系统和重大应用工程的软硬件产品大都依靠外国公司,信息产业还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四)目前我国信息化的组织领导与管理体制还有待加强,电子商务发展所需的市场环境也有待完善,相关的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缺乏有力的技术经济学政策来进一步推动新型技术在人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总之,计算机应用、信息化的市场经济和政策法律都有待完善, (五)重视不够。部分领导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企业采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尚缺少内在的动力、人力、财力与物力。基础工作薄弱,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行业业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缺少,广大职工信息意识与信息技术应用知识欠缺,职工文化素质急待提高。 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一)向“高”的方向发展。性能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的主频越来越高。像前几年我们使用的都是286、386、主频只有几十兆。90年代初,集成电路集成度已达到100万门以上,从VLSI开始进入ULSI,即特大规模集成电路时期。而且由于RISC技术的成熟与普及,CPU性能年增长率由80年代的35%发展到90年代的60%。到后来出现奔腾系列,到现在已出现了奔腾4微处理器,主频达到2GHz以上。而且计算机向高的方面发展不仅是芯片频率的提高,而且是计算机整体性能的提高。目前世界上性能最高的通用计算机已采用上万台计算机并行,美国的ASCI计划已经完成每秒12.3万亿次并行机。目前正在研制30万亿次和100万亿次并行计算机。美国另一项计划的目标是2010年左右推出每秒一千万亿次并行计算机(Petaflops计算机),其处理机将采用超导量子器件,每个处理机每秒100亿次,共用10万个处理机并行。专用计算机的并行程度比通用机更高。 (二)向“广”度方向发展。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就是无处不在,以至于像“没有计算机一样”。近年来更明显的趋势是网络化与向各个领域的渗透,即在广度上的发展开拓。未来,计算机也会像现在的马达一样,存在于家中的各种电器中。 (三)向"深"度方向发展,即向信息的智能化发展。网上有大量的信息,怎样把这些浩如烟海的东西变成你想要的知识,这是计算科学的重要课题,同时人机界面更加友好。目前计算机"思维"的方式与人类思维方式有很大区别,人机之间的间隔还不小。人类还很难以自然的方式,如语言、手势、表情与计算机打交道,计算机难用已成为阻碍计算机进一步普及的巨大障碍。随着nternet的普及,普通老百姓使用计算机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强烈需求将大大促进计算机智能化方向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瑞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 制造业自动化 2010.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市政排水工程是城市运作、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保障性基础工程,新时期城市发展需要更为稳定、可靠和连续的市政排水系统作为支持。因此,对于市政排水工程的相关要求和需要呈现出日益严格和逐步丰富的特点。市政排水工程建设中应该抱有对城市发展负责,为市民生活负责的思想,从市政排水工程的基础性和重点性环节出发,对于常见于市政排水工程的施工和技术问题进行全面地研讨,形成以问题防范为中心的市政排水工程技术体系和施工管理模式,形成对市政排水工程的质量保障,使市政排水工程的功能可以进一步发挥,进而为城市生活和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与系统。 一、排水工程的重要性 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城市排水工程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合理经济地排除和处理城市污水、废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现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加上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滞后等问题。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要求我们加强对城市污水的治理,城市排水系统除传统的防止雨、洪、内、涝、保护城市公共水域和排除和处理污水等功能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还需建设污水处理厂达标出水的再生利用工程,使城市水环境畅通,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的效果。 二、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管道质量问题 在市政排水工程的具体施工中,一些施工企业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片面追求自身效益,采用以次充好的方法,将劣质管道应用于市政排水工程的施工之中,出现了市政排水管道结构强度不足,在地面压力过大,甚至在正常的运行中出现断裂,进而导致整个市政排水系统出现问题。此外,劣质管道没有规定的抗渗能力,在长期运行中出现松散和渗漏,进而引发市政排水管网附近地面疏松,引起路面塌陷,给城市交通和市民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2)检查井施工的问题 检查井基础施工时,施工人员一旦将规范要求抛之脑后,极易导致检查井基础不牢,日后使用时检查井就会出现沉降及破损漏水。闭水试验逐渐被闭气试验代替,但其不能带井试验的缺点也令人头疼,因为这意味着不能有效控制检查井的质量,大大提高了后期渗漏水的概率。 (3)回填土时出现沉陷现象 当管道安装完成后,则需要进行回填土施工,管道排水工程对回填土的质量要求较高,一旦回填土质量控制不严,土质含水量较大,回填时没有进行夯实作业,施工时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等,则会导致结构出现不稳定性,导致沉陷的发生,使道路的质量受到影响。 三、加强市政排水工程施工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监理机制 在城市工程给排水管理中,施工单位质量的基础是自控,关键是监理单位的有效监管。要提高工程质量,监理应该着眼于工程的工期进展和质量,采用法律的手段控制工程进度、造价和质量等,协调生产过程中各有关单位的关系。首先,培养专业的排水工程监理队伍。市政排水工程质量监理是一项项目多、难度大、复杂性强、任务重的监理工作,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结合许多学科,一般的专业人员只专注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很难胜任市政排水工程的监理工作,因此,监理公司要对市政排水工程监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一人多能,为公司增添技术实力。 另外,要有确保市政排水工程质量监理设备。先进的设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对市政排水工程质量的检测,人与仪器、设备有机的结合才能监理出优良的工程,因此监理公司要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结合使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器械,使检测手段更加现代化,从而增强监理公司的质检实力。 (2)加强管道安装施工过程管理 对于市政排水工程施工项目来说,管道安装质量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首先,排水管道铺设过程中,应注意小心开挖,避免涉及范围过大,对原有管线造成影响。例如,如果排水管道与电缆、煤气管道等出现交叉,在施工中没能加强防备而破坏了管道,可能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甚至引发事故。其次,在安装排水管道时,应尽量选择优质材料,避免劣质材料对整体质量产生影响。例如,选择性能良好的接口填料,按照施工规范的流程设计材料配合比,确保施工工艺的科学性、合理性。再次,对排水管道接缝位置的优化处理,可避免发生滴水、渗漏等问题。在接口缝的内部进行深度清洁,必要时候采取凿毛方法处理内部杂质;在铺设管道之前,还需要对管道基础表面的淤泥、杂物等再次清除,依据图纸反复确认样板标高及中心位置;还有,在下管过程中,涉及到大型吊装机械的作业,需要人工与机械合作完成,应注意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佩戴安全帽,吊装作业要有专人指挥。在挖掘沟的边缘停靠吊装机械,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同时注意观察分析沟壁土质的稳定性,以免工作过程中发生沟壁坍塌。个别位置不便于大型机械作业,则需要人工压绳下管,此过程也要注意固定管道的牢固性和安装位置的正确性,避免二次返工。 (3)强化土方回填施工 土方回填要及时清除杂草、淤泥等杂质,杜绝使用含有机物的土和过湿土,并保证沟槽回填时干净平整。对于过湿土应该采用晾晒或掺干石灰粉,以降低其最佳含水量。在土方回填中,管道的胸腔部位要是达不到规定的密实度,因为地面荷载与管顶的土压力大于胸腔部位的土压力,压力差导致管道接口开裂,所以要坚持按照路基土分层回填压实的相关要求。此外,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4)加强对检查井施工的技术管理 必须保证检查井及地基的实际施工与图纸规范一致,一旦干扰到井下原状土层,就要立即使用石灰土或砂砾碎石压实回填。在检查井闭气试验中如果条件允许,可结合闭水试验一起进行带井检测。如果条件不允许,采取一些能够确保施工质量的措施,达到闭气试验的标准,这样就可以确保对检查井相关的试验效果。 四、市政排水管道应用趋势分析 (1)发展柔性接口型式 在用平口管安装时,用水泥砂浆封缝或用套环连接防不了污水外溢,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必将被淘汰;未来发展趋势是使用柔性结合的承接口式排水管。 (2)发展低压力排水管 带低压运行的排水管不仅是设计需要,其可以用压力管的生产工艺来生产。综合成本可以与排水管同比接近。 (3)发展绿色混凝土管 在排水管的混凝土中可以应用很多有利于环保的工业废料,从而促进绿色混凝土在排水管材中的应用。 (3)发展高耐久性的塑料管 我国使用排水管时间不长,在其设计寿命的验证方面尚缺少数据,但污水对混凝土管的腐蚀及堵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仅是排放有腐蚀介质的管道,普通生活污水管也存在耐腐蚀问题,而耐腐蚀管的生产技术关键是突破以往混凝土材料的观念,大力发展塑料排水管,进一步拓广排水管的应用领域。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基础项目的建设必不可少,一方面可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发挥基本城市功能;另一方面则对城市防治污染、抗洪排涝起到积极作用。只有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建设、维修养护和有效控制,才能够发挥城市排水系统的功能,提升市政排水工程的质量与功能,更好地为城市和谐发展做好功能性、基础性贡献。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177-01 1 焦作影视城概况 焦作影视城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北部,距离市中心仅有1 km。北靠太行山,南临黄河,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且处于新焦、焦枝、焦台铁路以及焦郑、焦晋告诉公路交汇之地,交通十分便利。其主要功能是为影视剧的拍摄提供服务,同时具备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文化娱乐等,总的占地面积为三平方公里,其中建筑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包括文化广场区域、周王宫区域、市井街区域、楚王宫区域、古战场区域等。近些年著名的《大秦帝国》、《战国》、新版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以及《孔子》等百余部影视均在此地完成拍摄。 影视城每年接待国内外的游客数量逐年递增,逐步形成了以餐饮、购物、游乐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并且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焦作影视城积极抓住重大节假日(劳动节、建军节、国庆节等)的商机,开展各色各样的趣味游园活动,带动旅游收入持续增长。尤其是近两年紧扣“春节”时期的消费需求,自2013年起举办“春节庙会”活动,更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入。2014年春节期间的旅游人次为10万人,较2013年增长15.34%;门票收入为70万元,比2013年增长了62.22%(表1)。 2 焦作影视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焦作影视城建于1995年,是首批“全国影视指定拍摄基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影视城的发展也表现出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地方。 2.1 设施陈旧 焦作影视城当前问题较为突出的便是房屋和设施的陈旧现象十分严重。有些仿古建筑由于拍摄的场景较少,维护工作更是处于缺失的状态。前些年这些仿古建筑虽然破旧,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参观价值,现在部分墙面已经脱离,且建筑物出现了较为严重漏雨、场院杂草丛生、配套的道具损害严重等情况。导致建筑物丧失原有的参观价值,其拍摄功能也受到极大的限制,某些更像是一处废弃的场地一般。 2.2 文化类表演时间安排不确定 在周王宫、市井街等主文化场地,安排有相应的文化表演,如霸王别姬、汉宫歌舞、卖鞋、真假李逵等县城表演。这些表演在旅游高峰时节可能是严格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循环表演,但是在普通的工作时间里游客要想看到此类的歌舞或者表演就要等到特定的时间,且具体的时间并未在网上、门票或者注释牌上进行公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一部分游客没有机会看到这样的表演,影响影视城在游客心中的整体印象。 2.3 绿色环境维护不到位 焦作影视城有着良好的环境基础,尤其是夏天一片绿色,给人以清爽之感。但在几次去那里观赏的经历中,环境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一条本是河道的区域却长满了杂草。或许是经营着为降低成本,在场地不用的时候放干水渠,但杂草无人管理最终结果只能降低旅游环境的总体印象,导致游客一次性旅游。旅游业要发展不能只靠新客户,还要拉回头客。环境维护不到位必然会对客流量产生不良的影响。 2.4 特色服务单一 影视城内仿古的宫殿和街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其中最有特色的便是观看文化类表演和古装照片,前者游客在特定的时间可以免费观看,后者则需游客根据自己的需求支付一定的费用。目前,影视城在重大的、节假日虽然也积极开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但除此之外没有能够运用到全年的特色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顾客消费和影视城经济增长的作用。 3 焦作影视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对建筑物的维护工作 焦作影视城的建设本身具有电视拍摄和促进焦作旅游业发展的目的。那么对该区域内的建筑物除了做好日常的修护工作之外,还应加大维护力度,使之处在一个良好的经营状态。具体来说,就是增加影视城内修缮费用的预算支出(包括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两部分内容)。如此以来,一方面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另一方面也能保持其原貌给游客和拍摄组留下良好的印象,进而增加其使用频率,增加经济收入。 3.2 制定明确的时间安排计划 在焦作影视城的网站上不仅要公布开放的时间安排,还应增加各种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安排计划,以便游客能自由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合理安排时间。一方面减少在游客众多时期出现拥挤现象,尽量做到合理疏导游客分流;另一方面加强游客的自主选择性,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到影视城服务更加人性化,提高顾客满意度。 3.3 注重绿色环境建设 对影视城内的绿色植物,不能任其自由的生长,而且还应增加相应绿色植被的种植。即组织人员定期对已存在的树木、花草进行修剪和除虫等工作,保持其拥有良好的生长形态;对于地表出现的区域,有针对性的选择种植一些绿色植物,既要考虑四季变化也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美化影视城总体环境,提升影视城的总体档次。 3.4 开发旅游新服务 吃是旅游产业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带动消费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游客观光一是为了欣赏独特的风景,二是品尝有特色的饮食。因此,焦作影视城可以增加当地有特色的事物供游客食用,例如焦作武陟油茶;或者提供绿色有机饭菜,当前绿色消费备受人们的追捧,尤其是具有农家风味的绿色有机饭菜。另外还可投资建造一些仿古的住宿地区,配上影视城特有的环境,相信不少游客想要感受不同的氛围,愿意在此地多做停留。 4 结语 焦作是国家第一批资源转型城市,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条件和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首选。尤其焦作影视城兼具旅游和拍摄两重作用,本身已出具规模且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是实现焦作旅游大发展比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根据焦作影视城当前面临的发展瓶颈,对其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作出简单描述,以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改善城内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的现状,促进影视城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以促进影视城繁荣发展来带动焦作经济的增长,为焦作快速、成功的实现转型做出贡献。 城市雕塑是一个独特的艺术称谓,是相对与传统概念中的那些一般存在于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中的小型的“架上雕塑”而言的。它的首要或是唯一的存在特征即是与城市空间环境紧密结合,与城市文化、城市性格、建筑风格等特征相协调一致的雕塑样式。它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起到缓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阻塞和呆板、单一的现象,有时也可在空旷的场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它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由于它的出现而使城市的景观改变,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因此,城市雕塑的建立是非常严肃和慎重的,一般需要由行政部门如市政厅或政府机构下令,由属下的有关美术或雕塑的组织具体负责筹划、实施,通过招标或专门邀请某位或某几位雕塑家进行创作完成。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雕塑一般建立在城市的公共场所,如道路、桥梁、广场、车站、码头、戏院、公园、绿地、政府机关等处,它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以与建筑物结合在一起。后者一般是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如高楼、厅堂等公共建筑上的浮雕装饰,和立于街心或广场上的纪念碑等,因此又需要和建筑师合作完成。城市雕塑的题材范围较广,但凡与该城市的地理特征、历史沿革、 民间传说、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等有关联者皆可创作并建立,有的甚至与此无关者,但能起到美化城市给人以审美价值者也可以采用。优秀的城市雕塑可以被人们视为该城市的市标。 二、当前中国城雕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粗制滥造的,类似建筑行业中 “豆腐渣工程”的所谓“城雕”,在全国一些大中小城市甚至乡村随处可见。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专门配套生产,即时组装“抽象雕塑”的工作和销售商店。南方有一家专门批量生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抽象雕塑”工厂,将该厂生产的各种类型“抽象雕塑样品”,标价刊登在有影响的国家级杂志上,结果“效益极好”,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批量生产的“抽象雕塑”,而不管与具体环境适不适合。 其次违背城雕创作的艺术规律。例如,现在全国一些城市里,人们到处可以看到仿欧美之风的所谓城雕,原封不动地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放大后安放在城市当中,以为这样就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实际上却营造了一种殖民文化的氛围。还有些城市搞所谓“标志性”的城雕,在历史和文化内涵方面与所在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相吻合。如长沙市新扩建的芙蓉路,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一些雕塑作品,大多与长沙市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相距甚远。如以耗巨资新建的1 5米高的锻铜雕塑《浏阳河》为例,安放在芙蓉广场中与周围环境很不协调,破坏了环境的美。从造型上看,作品中的人物重心往后倒,动态扭捏作态,人物上身短,下身超长,脚比腿粗,手小不合比例,身上的肌肉长得像拳击运动员,人体结构上有严重毛病。 一件城市雕塑安放地城市的某个特定的空间中,应与安放的环境空间协调和谐,互相衬托,从而达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环境美的作用。另外,要能让人觉得雕塑的每个不同面都很美,都很有欣赏和审美的看头。可是,这些年来新建的一些城雕作品中,却有一些缺乏美感,令人倒胃口的作品,这一类失败之作大都出自不懂雕塑造型艺术特点、不具备做雕塑能力的人之手,雕塑家的作用被否定,是造成当下城市雕塑“豆腐渣工程”泛滥成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所谓的“城雕”不但造成了对国家资材的严重浪费,而且成为污染环境的“城市垃圾”,已开始引起民众的严重不满。据业内人士估算,这些年来,全国遍地开花的城雕建设,每年耗资恐怕是成亿计算。 第三,部分雕塑家不讲职业道德和长官意识的独断专行。把搞城雕创作当作大量捞取钱财的手段,互相勾结,垄断城雕业务,为了快速“出成果”,而不讲城雕创作质量。有的甚至是名气很大的雕塑家,将雕塑工程转包给业余作者或能力很差的学生去做,有的甚至将自己从事城雕创作的资格证书转借给一些“雕塑公司”,坐地分钱。长官意识的独断专行,不按城雕创作的艺术规律办事。有的长官认为自己是什么都懂的“全才”,因此,根本不把雕塑家和环境艺术家放在眼里。有的长官虽然表面上装得很“民主”,很“尊重专家”,但实际上他们根本就不尊重专家。长官一票就可以否定十几位专家评审雕塑设计方案的集体意见。对于中央和省里制订的城雕管理法令,他们认为都可以不执行,竟要求雕塑家按建筑高楼大厦的高速度来搞城雕创作,搞蛮干。 第四,城雕建设中没有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原则,也是造成劣质城雕泛滥成灾的重要原因。这些年来,凡是城雕抓得比较好,“豆腐渣工程”少的如北京、上海、西安、青岛、深圳和广州等城市,都是由于该城市的领导能严格按照城雕管理法令办事,尊重专家意见,尊重艺术规律。美国的《国家纪念碑》雕塑,做了14年;俄国4米高的《彼得大帝纪念碑》,做了12年;北京的《人民纪念碑》,花5年时间创作完成;深圳的城标《开荒牛》做了1年多,珠海市的城标《珠海渔女》,由3位知名雕塑家创作了1年多的时间。而长沙市芙蓉路的15米高的雕塑《浏阳河》,只花了3个来月的功夫就建成了,被业内人士称为城雕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按长官意志办事,城雕工作中就一定会出乱子。不但在创建豆腐渣城雕时要花大量钱财,人力和物力,而且在拆除劣质城雕的时候,也要花费大量钱财,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造成了双重的浪费。 第五,轻视城雕理论建设是造成城雕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比中国画、油画等各界重视理论探讨和理论建设,全国城雕委好像不太重视理论建设的问题。从未召开过有关城雕的理论研讨会,不能及时抓住好坏典型向中央有关部门汇报,以至于使问题越积越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了对城市雕塑的需求也急剧膨胀。但由于缺少城雕理论上的支持,也缺少有力的监督致使很多城市的雕塑缺少内涵同时也不注重城市、区县、街道,不分环境,不分城市、地区的大小,不考虑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特点,一味追求所谓“气派”(高、大、全), “一流”(攀比之风);一味模仿西欧16-19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古典雕塑(其模仿水平又不高)。或者盲目追求所谓“现代抽象”时尚,这些所谓的雕塑,毫无美感可言,它既破坏了自然,破坏了城市的美化,又浪费了钱物,污染了文化、渲染了奢侈、浮躁的价值观。 三、城雕发展要走向市场,从如下几点做起 1、改进管理机制 要从根本上杜绝劣质城雕的出现,至少应该从两方面下功夫:第一,建设部和文化部已经对城市雕塑资格进行控制,给合格的人发证书。这是一种资格认定的机制。第二,叫做市场准入机制。每个城市,都应该有一个以专家为主,也有官员和普通市民代表参加的,能够在文化、艺术、陈设等方面对城市雕塑进行 强有力的集中管理的机构。把每一个城雕作品,都在设计阶段开始就纳入这个机构的管理视线,对之进行持续的审视,直至安装成功。同时还应该建立退出机制。建立一个鉴别、清理组织,专门负责巡视、监督城市里出现的劣质城雕,发现一个,采取措施清除一个,直至所有人都不甘把自己的钱再白白地浪费在炮制劣质雕塑上为止。 2、尊重城雕艺术的创作规律 城市雕塑是三维空间的艺术,它不同于二维空间的绘画,只需让人们从正面一个角度去观赏,城市雕塑具体安放在城市的某个特定的空间中,例如城市广场,休闲的娱乐场所形成的特有的空间之中,不但具体安放的环境空间要营造成协调和谐,互相衬托,形成雕塑能增添环境的美;而且原本就优美的环境,也能烘托出雕塑的美,从而达到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和环境美的作用。每件城市雕塑的创作应当尊重艺术家的设计理念,长官不应该凭个人的喜好或为了取得所谓的政绩来删改艺术家的创作成果。每次的雕塑创作应该组织有经验的雕塑家来审批该作品,或者利用当今社会发达的网络世界,将雕塑原稿放到网上去,让广大民众来投票或点评,综合一些有用的意见来改进这雕塑的不足。 3、艺术家的职业道德 关于艺术家的职业道德问题,主要是个人的意志很难左右。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是要从机制上下手,像上文所提及的那样建立一个监督机构,每发现一个劣质雕塑便坚决地曝光,在报刊杂志或网络新闻中报道。这样每个雕塑家才会兢兢业业的去对待每个雕塑,长期下去,才能与劣质绝缘,而精品城雕则层出不穷! 4、树立城雕建设中的“百年大计”和理论建设 J市城司成立于 2001 年,是J市住建局下属单位,以服务J市城市发展为目标,主抓重点工程建设和城市资金融集为中心任务。2016年以新农村建设和棚改题材,积极拓展各种融资渠道,共融资35.44亿元,提款32.79亿元。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针对棚改、新农村建设等热门题材进行洽谈,成立与银行政策契合度较高的专门公司,拟整合打包全市范围内的相关项目,深挖项目贷款潜能,力争更多的融资额度。在传统信贷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棚改债和公司债。以服务民生为中心,完成了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但是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公司发展短板日益显著,“补短板”也成为公司发展迫在眉睫之事。 2 J市城司存在的问题 2.1融资渠道狭窄,结构不合理 目前,在严重缺乏担保措施的形势下,银行直接项目融资、信托融资、租赁融资等手段仍是城投的主要融资方式,这些方式都存在弊端,融资成本较高,资金量小,周期短,往往受到银行的附加条款较多的影响,无形中担保费用、财务费用、利率费等不合理支出成本增加,给公司融资成本增添新负担。 2.2公司经营能力不足,现金流有限 目前融资的项目中,政府基础设施、公益非营利性设施项目占有很大比重,这些项目投入巨大,收益较少或是零收益,决定了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低,自身盈利有限。缺少流动性现金流,也间接造成了负债率增高、净资产小、净利润少,财务账面被动等影响。因此,在项目选择上捉襟见肘,很多有潜力的项目得不到融资机构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引起授信额度降低、抵押土地量激增、融资综合成本等多米诺骨牌效应。 2.3资金回笼周期过长,使用效率低下 城司因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及地位,使其先天就带有不可磨灭的政府基因。项目建设也大多是涉及民生领域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此类项目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城司的商业属性受到先天性的制约与限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甚至有时,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应。这对作为市场主体的城司来说,极大限制了其市场竞争力,从而也影响了其进一步融资等需求,限制了其金融的发展。由于其归属于地方国资委管理,又存在着多头治理、“九龙治水”的现状,繁冗的流程也进一步扼杀了其竞争力,特别是时间成本,从而陷入了一步滞后、步步落后死循环,给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套上了“紧箍咒”。 2.4经营方式落后,建设管理粗放 城司最具有的生存土壤的中小城市,也恰恰是改革的末梢,往往存在资金相对缺乏、管理方式僵化、经营理念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市场发育的不充分,催生了城司的建立,也给予其生存发展的土壤。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又制约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有政府的手扶持其成长,在初期会获得一定助力。但是随着公司发展壮大,过度的政府干预,特别是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参与,对公司的经营思路往往存在着引导作用。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利益也纷繁复杂,部门之间相互设绊也时有发生,给公司发展造成了不必要的内耗。另一方面,公司的资金使用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限制,层层审批,处处把关,这在保证资金使用安全的同时,又让企业失去了自由支配的权利,在市场竞争中往往错失先机,行政体制的保守僵化,已经极大限制了公司发展的空间。中小城市城建发展主要依靠财政资金的现状,往往使得项目缺乏主动融资的积极性,融资渠道单一,项目收益性及资本收益性也受到相应的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体量也决定了其在地区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所以城司的金融管理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地区金融发展活力形成了扼杀,不利于地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3 J市城司发展自我定位 3.1加快推进公司的升级转型,全力完成城投产业集团的整合 加强金融领域建设发展,盯紧棚改收益债项目,对接证券公司,加大与省发改委联系,力争尽快拿到发行棚改收益债的批复,落实城投债发行。拓展交易商协会渠道,做好中期票据、短融业务,落实棚改和新农村专项贷款。继续与国有银行以及各类商业银行进行项目融资合作。 3.2引导社会资金向重点民生工程领域流入 城司具有与生俱来公益属性和民生服务属性。要带动引领社会资金向营利性较低,民生属性较强的领域进入,切实发挥好其公益属性和服务属性。从而解决长期以来,民生领域建设滞后,投资不足的问题,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引领示范作用。如J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 J市妇幼保健院是一座有近20年历史,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实际拥有床位230张,在职职工278名。作为全市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妇幼保健院,除了承担对危重病人的治疗和抢救,还担负着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机构的重任。2016年,门急诊近百万人次,出院2万多人次,近年来诊疗人次年增幅均在11%以上。由于历史和区位等原因,妇幼保健院?l展空间、布局流程及服务能力已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加强妇幼保健院建设,既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市民的民生工程。为适应妇幼保健院的社会发展需求,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对妇幼保健院进行异地新建,并列入市政府重点民主建设工程。新建妇幼保健院按照现代化综合性三级医院、县级区域诊疗中心和相关标准规范设置,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功能为一体,同步建成区域型急救中心等多功能服务体系。设计建筑面积约9.8万平方米,建设床位600张,投资6亿元。由城司负责具体承建保证了工期效率,同时该项目为PPP项目,极大地带动了社会资本进入民生领域,而城司的主导地位,也保证了该项目的民生属性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3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依靠规模优势和先发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最大限度深挖其发展潜力、实现多维度,宽渠道,全方位的发展,既要带到发展,也要起到市场经济稳定剂和压舱石作用。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不断注入活水,唤起发展的生机,从而提高整座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如上述的J市妇幼保健院的建设异地新建项目,由城司直接参与建设,保证了整个医院的平稳过渡,同时有效的服务医改工作,对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促进其市场化运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与引导作用。 4 J市城司的解决方案 4.1加强学习,着眼未来 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融资平台类公司的未来融资走势。加大金融形势学习的力度,进一步吃透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金融政策文件精神。高度关注金融信息,分析融资业的未来趋向,研究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战略。公司管理层要切实加强自身业务理论知识学习,密切关注国家金融政策导向,掌握新的融资题材,加强对金融新产品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融资运作水平。 4.2认清形势,增强实力 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托资本运作,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我公司须进一步加大资产整合力度,调整自身结构,多吸纳经营实体,争取更多的经营性现金流。力争在良好的金融形势下,再打造一个2A级关联公司。同时,加快改革的步伐,创新思维、胆子放大、步子迈开,多方吸取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规范现代企业管理,通过PPP等合作模式吸引更多的央企资金、民营资本投入到本地民生工程、基础设施项目中来。在合作过程中,积累更多的投资经验,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寻求平衡,共同为J市城市建设寻找新路径。 4.3加大力度,拓展渠道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化程度的加深,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许多地区都以旅游业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而且近几年影视业的发展状况也呈上升趋势,所以,影视旅游业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影视旅游,体现了影视与旅游之间的亲密关系 。影视旅游是将影视创作的地区与旅游相结合,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文化。从狭义来看,我们可以将影视旅游看作是对于影视作品拍摄、制作的过程以及与影视相关的地点,事物,影视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来参观。影视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影视基地更好的发展,而且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影视与旅游的结合将传统的走马观花似的旅游转化为深度旅游。 一、 影视城旅游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影视地的选址也大都是风景优美的景区,这大大带动了影视旅游 的发展。标志我国影视旅游的兴起的地点是在1987年的无锡太湖,这也是几年来我国其他影视城旅游创建的典范。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影视城已经不仅仅是电影拍摄地,也是我们国家旅游开发的重要基地。我国当今较大规模的影视城旅游基地有横店影视城、广东南海影视城、无锡中视拍摄基地等等。在我国影视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各个影视城的经营状况也各不相同,横店影视城从2002年到2005年游客量持续增加,但有的影视城却出现亏损。目前我国影视城旅游的现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二、 影视城旅游中所出现的问题 1、 实力不强,创新不足 现在我国影视城旅游的基地越来越多,许多基地都是大同小异。影视城 旅游,是一种高投资,高运营的行业。许多地区在还没有对影视城的运营方法以及运营方式了解的情况下就将其作为旅游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却没有得到回报,也就没有对其影视基地进行翻新和保养,以至于游客量越来越少,影视基地也就荒废了,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情形。所以,要想将影视作为旅游项目一定要充分了解行业的模式,营造最强实力。对于大多的消费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也会想见到不一样的影视城,所以为了不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就要创新影视城,“景点和表演”的模式已经让消费者产生视觉和审美上的疲劳,要保持影视基地的常新,吸引游客来体验。 2、 科技含量低,游客重游率不高 影视旅游是一个时代的旅游潮流,因此,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影视城 必须要将科技化、娱乐化、观赏化融为一体,让游客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影视城。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所以,为了尽量的满足更多人们多层次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将科技应用于影视城当中。有一个成功的例子,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就运用了大量的科技元素,将在电影中出现的激光,电子,色彩,魔幻等与乐园更好的融为一体,赋予了乐园一种灵活性、舞台性的视觉,打破了传统游乐园单点的方式,吸引了更多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我国影视城相对比与美国的迪斯尼乐园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国家也要积极利用科技的力量,尽快的提升影视城的作品,实现影视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 探究影视城旅游的方法创新 1、挖掘文化内涵,突出主题特色 影视旅游产品成功开发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将要将旅游与当地的文化以及影视的作品相结合。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文化,每个影视城也都会有它自己的特点,所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影视旅游业的开发首先要使影视城的各个景点鲜活起来,然后突出影视城所要表达的含义,也就是文化内涵。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作为影视城,我们也要利用它独特的历史文化,来改变影视城的旅游命运。要想在影视城中突显其文化性,就要向游客们展现原本城市中的生活场景,有杂货店、小作坊、商铺等设施,想要展现历史性,要体现其衣着服饰,可以有定期时间段的具有该城市文化底蕴的节目表演,给游客一种身在另一个时代的错觉,也就营造出了历史氛围。 2、丰富市场产品,增强影视参与 随着科技化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不是影视旅游,都在对其旅游的场所进行创新,丰富产品。而作为影视旅游的基地,更要丰富自己的产品。游客去影视城旅游,更好的期望值是想体验影视的感觉,看到影视的拍摄的场景。所以,影视场景可以创新方法,以体验为主,开发新的活动项目,新的产品。我们并不要一味的去模仿其他国家优秀的乐园,我们也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尽量的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因素,追求经济、效率一体化的效果。我们要尽量的保留影视剧中的地点,场景,让游客可以拍照留念,亲临影视剧的场地,可以进行三维立体的或者更高层次的拓展,让消费者感受影视氛围,并可以参与其中。活跃了气氛,加大了游客量。 3、提高接待服务能力 在旅游场所,我们游客对场地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就需要景区的工作人员进行耐心的讲解,但许多影视城的范围比较小,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所以,我们要完善影视城旅游的配套设施,扩大迎接的规模,对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也要加强,才能够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以便迎接更多的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 综上所诉,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影视城旅游发展也会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但影视城旅游的发展也需要经营者去经营创新。才能够给游客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它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影视产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辉.谈谈导游客“职业化”( N). 中国旅游报. 2004(6)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