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精选12篇)
为弄清楚一个事件或一个情况,我们必须开展调查以搞清情况,最后基于取得的调查材料汇成调查报告。那么什么样的调查报告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城市中小学生中,小胖乎乎的这一比例已经超过20%,这是哈尔滨中小学生健康保险研究所最近一项学生身体健康监测数据的结果。
调查小胖乎乎的占20%以上
在这个7个在对18岁学生的身体健康调查中。小胖乎乎的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在80年代和90年代,它又瘦又高豆芽。一型的孩子很多,但是现在发展到两个极端。中小学生医疗保健中心主任鞠波告诉记者,今天的孩子很健康。豆芽类型,一方面,小胖乎乎的类型,和小胖乎乎的学生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学生总数的20%。
原因是吃得太多好运动量太少
主要原因是饮食不科学,运动量少。鞠波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吃得很好,但是饮食不科学、不均衡,而且有很多高热量的食物,导致很多孩子脂肪沉积。此外,缺乏锻炼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在学校有一定的活动时间外,许多孩子在业余时间很少锻炼。即使上下学,一般也是坐公交车,走路或者骑自行车的孩子越来越少。
影响给健康成长带来一些麻烦
肥胖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都有影响,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一些困扰。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健康与妇幼保健研究所教授王怡君说,由于肥胖,现在一些学生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人容易患的疾病。心理上,小胖乎乎的很容易自卑,因为肥胖等原因,学生闹笑话,然后不喜欢和学生交流,导致自闭症。
每天一小时饮食和运动的适当搭配措施
专家认为小胖乎乎的减轻负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父母不仅要为孩子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习惯,多陪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此外,社会应该为儿童的户外活动创造更多的条件和空间,让儿童有地方可去。
全市中小学生中,“小胖墩”的比例已超过20%,这是哈尔滨市中小学生卫生保建所最近一项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显示的结果。
调查“小胖墩”占比超过20%
在这项对于全市7—18岁学生的体质健康调查中,学生中“小胖墩”的比例越来越高,已成为当前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问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又瘦又高的‘豆芽菜’型孩子多,现在则是向两个极端发展。”市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所所长鞠波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一方面是“豆芽菜”型,一方面是“小胖墩”型,且“小胖墩”的人数比例已超过学生总数的20%。
原因吃得太“好”运动太少
“究其原因,吃得不科学、运动量少是主要原因。”鞠波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吃得都很好,但膳食却不够科学、均衡,高热量的食物多,导致很多孩子脂肪沉积。此外,运动量不足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孩子除在学校有一定活动时间外,业余时间几乎没有运动量,即使上下学也多是坐车,走路或骑车的'孩子越来越少了。
影响给健康成长带来一定困扰
“肥胖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会产生影响,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困扰。”哈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研究所教授王忆军表示,由于肥胖,有的学生现在就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人易患的病症。在心理上,“小胖墩”很容易自卑,因为肥胖等原因被同学开玩笑,进而不爱与同学交流产生自闭心理。
措施合理配餐每天锻炼一小时
专家认为,为“小胖墩”“减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家长除要为孩子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习惯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利用业余时间多陪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此外,社会也要给孩子户外活动创造更多的条件和空间,让孩子们有地儿可去。
一、调查背景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始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多年来,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教育部门三令五申,颁发了不少文件;这些措施,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我准备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小课题研究,所以进行了课业负担的现状调查。
二、调查目的
了解我班学生课业负担情况,为我们班制定"减负增效"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三、调查主要方法
1、口头和书面调查相结合。
2、整体调查和部分抽查相结合。
四、调查数据分析
1、对我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
学生对课堂现状很满意40.5%;较满意29%;不满意23%;无所谓7.5%.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处于被动状态,无法自由表达20%;老师讲课无趣,引不起兴趣25%;上课听不明白,压力25%;上课没多兴趣30%.
2、对学生作业量进行问卷调查:
这个调查映了同学们对作业量的看法,43%同学认为作业适中,52.4%同学选择了多,4.6%同学觉得作业很少。说明学生作业量还较多。
从数据分析的结论及和学生座谈了解到多数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超重,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在校时间过长,日课时总量较。
调查表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每天约7个多小时,如果再加上放学加自习1个多小时,在校时间近8小时。
(2)家庭作业布置超量。
现在初中生学生负担沉重。课程门类多,教材内容较多,特别是英语和数学,据调查,学生每天写家庭作业的时间普遍超过2小时,还要背量英语单词。
(3)课余活动单调,体育锻炼时间偏少。
在课余时间安排上,学生部分时间都放在各种学习上,如写作业、看书、参加各种学习班。其次,看电视节目是多数学生选择的娱乐休闲方式,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除了体育课外,80%的学生没有进行体育锻炼,只有5%的学生每天有很少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最长不超过半个小时。
(4)考试较频繁,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心理压力。
学校现有月考、期中考试、期末统考等。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使学校教育陷入了误区,学校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教师的惟一标准,因此师生心理压力之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也很。从调查中学生告诉我们,有时感觉太累了,就想让家长给请一天假,在家好好睡一觉。部分学生体质下降,近视眼等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加。
五、造成中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原因
1、社会,承担着太多的责任。目前就业竞争的压力。家长希望孩子通过苦学成为名牌学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甚至获得高薪聘用。因此学校、家庭及学生之间的升学竞争愈演愈烈。
2、家庭,承接着太多的牵挂。学生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子女能读重点中学、上名牌学,不惜花量金钱为子女找家教、买资料、送进培训班等,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层层加码,一些学生疲于奔命,穷于应付,身心经受双重超负荷运转中。
3、学校,承受着太多的无奈。一是由于学校要受社会、家长乃至教育自身的不适当的评价的左右,在减负等问题上态度暧昧。二是由于一些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手段及知识结构比较陈旧,教学过程得不到优化,课堂效益低,"题海战"、频繁考试、学科竞赛等给学生增加了压力。有些老师为弥补课堂教学损失,把希望寄托于拖堂、补课、家庭作业。
4、学生,承载着太多的苛求。由于学生在思维、能力、习惯、态度等方面上的存在差异,对于学习内容的接受、掌握的程度也不一致,因此,在同等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面前,所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也是不相同的,一些学生学习很轻松,而另一部分学生却显得非常困难、负担很重。由于无差异教育的存在,优生、差生一锅煮,面对过多的负担,优生无兴趣承载,差生承载不了,真是苛求了活生生的一代。
5、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激烈的升学竞争趋势是导致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如今人们评判一所学校的优劣,往往依据的是学校的升学率,而学校之间的竞争必然会落实到教师和学生头上,教师要拼命地教,学生要拼命地学。虽然许多教师也知道中学生课业负担重,但是谁也不敢第一个站出来,真正实施"减负",因为直接关系到升学率,升学率低了,不要说学校不愿意,恐怕学生家长更不愿意。
六、造成中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后果
1、致使教师无法合理科学地分配工作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教师布置量的作业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量的作业批改任务,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他要承担备课、授课、批改作业、教学科研任务和完成学校布置的其他工作,时间是相当紧张的,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搞好教学科研是教育教学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两项工作都需要教师下很工夫去做,但现实情况是:批改量的作业占用了教师太多的工作时间,以至于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备课,更没有时间考虑教学科研的事情,造成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无人问津的局面。这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的发展都非常不利。
2、造成教师盲目地依赖现成的资料,使教师的自信心受到了影响。为了布置足量甚至是超量的作业,不少教师借助了网络、教辅资料,自己开发练习题的积极性为降低,一些教师甚至不会为自己所教学科出一套比较标准的试题,过来更加依赖教辅资料,这样的后果就是教师时时刻刻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没有把握,只能再依靠更多的练习和考试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如此循环,搞得教师、学生身心俱疲。
3、破坏了教师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量重复的、机械的练习必然会占用学生的合理休息时间,对于多数对子女宠爱有加的父母来说,看到孩子哈欠连天地做着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看着孩子连饭也顾不上吃就匆匆赶往学校,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可想而知。还有教师受利益驱动,给学生购置量的教辅资料、印制量的试卷,造成学期已经结束,部分教辅资料还一字未写的尴尬局面,给学生家长带来很的浪费,致使家长和学生对教师、对学校都产生不满情绪。
4、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应该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但是部分的课余时间被挤占掉了,学生每天循着早饭早自习上课午饭上课晚饭晚自习作业睡觉的轨迹走,他们怎么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5、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心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学生对沉重的课业负担必定会产生厌烦心理,这种厌烦心理极有可能延伸到对教师的不信任、不合作,对学习的倦怠甚至对学校生活的厌烦、恐惧,从而导致"问题学生"和"辍学生"的出现。有些学生早恋、泡网吧,原因很多,沉重的课业负担往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6、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沉重的课业负担带给他们的最影响就是严重的睡眠不足。这样导致学生的稚嫩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很容易诱发神经衰弱,与此同时,学生长时间坐姿带来的颈椎、腰椎和近视、低血糖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没有好的身体,怎么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七、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作为学校,一是要坚守教育法规,落实有关减负规定,在学生到校时间、作业等方面严格执行上级规定。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如家庭作业申报制,班主任协调家庭作业总量制,年级组统一布置家庭作业制等,加对学生课业负担的控制检查力度,三是要组织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积极开展研究,胆探索减负增效提质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加以推广。
2、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重要性,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讲精练,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研究,加强对典型题型的研究,精心设计、布置作业,注重作业的层次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重复劳动,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避免枯燥无味的劳动,提高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力加强学法指导和作业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作业速度和作业质量,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的。
3、作为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孩子作业的督查与指导,不要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不要盲目地给孩子增加课业负担。
八、减轻学生课业过重负担的对策
认真贯彻落实"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制定我班相应的减负计划和措施,确保减负落到实处,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的体质。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班级管理方面:严格按照省课程设置及课时标准安排进行,保证学生在校活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个小时的集体体育锻炼时间。
(2)课外作业量方面:严格按照规定布置学生的课外作业,要做到:作业布置以中等学生为标准,要做到精讲精练,分层设计作业,学校每周对上一周的学生作业量进行抽查,并做好作业检查评价记录。
(3)学生评价方面:严格执行"全省普通中小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期中考、一次期末考"的规定,严禁考试次数过频的现象发生。学生考试成绩绝不排队。
一、调查方法
1、采用整群分层抽样原则,选择我校二、五年级二个年级共191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水平测试。
2、测试的内容根据《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内容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而定。二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立定跳远;五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50米跑、400米跑(50 x 8往返)、立定跳远。
3、 收集整理测试资料,参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评定标准对我校学生体质进行分析,掌握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找出其差异,并对其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可行性对策。
二、我校学生体质现状分析
1、形态发育水平偏低。
与全国同龄学生平均体重相比,我校学校身高偏低。体重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相应的偏低。但肥胖的学生并不在少数。
2、爆发力、速度素质水平偏低。
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指标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在映速度的50米跑指标也相对偏低。
3、耐力素质较好。
映耐力素质的400米跑(50 x 8往返)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偏高。
4、肺活量体重指数水平较高。
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1、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由于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
2、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生活不规律、饮食结构不科学、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出门坐汽车,家务劳动电气化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都是严重制约健康的主要因素,而健康作为体质的.外在表现,健康水平的下降必然会导致体质的下降。
3、锻炼时间的缺乏
学校虽然对学生体育逐渐重视,但是学校体育课由于时间的局限性,并不能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又由于我校情况的特殊性,学生住校,课余时间相对较少,锻炼的时间较少。
四、提高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1、深化体育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我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资源,开发编写符合我校实际的趣味性强、健身价值高的地方性教材。建立学校高素质体育师资队伍,并按规定配齐体育师资,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师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
2、建立社会性体育锻炼和竞技运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机制。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整合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资源,开发出学生喜闻乐见、健身价值高,趣味性强、有地方特色、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社会体育活动项目。同时,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办好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和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立社会体育和竞技运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机制。
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激励青少年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体育考试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本次上庄小学测试学生共有326人,其中男生147人,女生179人。测试的数据显示所有被测试者中,平均分为72.14分,男生为73.12分,女生为70.87分。总体上看学生多处在良好和及格档上,从样本数的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来看,我校被测学生中,优秀率为6.46%,良好率为36.69%,及格率为40.97%,不及格率为15.88%。详细的数据评定(祥见后表),并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从体育保健课、课外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延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今年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下降的趋势。
学生的许多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耐力素质(50米x8往跑)呈下降趋势,肺活量指标幅下降(具体数据见《五、六年级各测试项目评价等级的人数比例统计表》),这一情况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为此,针对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改进我们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探索
所谓体质就是人们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三方面,而当前我校学生的体质测试的结果看,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营养过剩,胖墩增加
据测试的数据显示,我校学生肥胖率以达10%,肥胖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学校里有那么多的小胖墩,究其原因,主要是物质生活有了很的转变,加上遗传及营养过剩等综合性的因素,使学生中肥胖者的数量日趋渐增。数据表中可以看到低段学生的肥胖率要高与高段的学生。因为自身机能的限制,使这些小胖墩在运动中比常人承受了更的负荷量,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满腕汗,使胖墩们对运动产生了畏惧心理,减少了活动量,也导致了身体素质的下降。
2.2劳动减少,体能下降
造成我校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中,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占了不容忽视的地位,过去爬楼梯,现在坐电梯;过去骑自行车,现在坐汽车;人类的劳动活动减少,造成体能下降。再则,生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时代的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仗着祖父辈及父母的宠爱,连家务的边都摸不到,缺乏了最基本的活动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惰性心理,而且长期的溺爱造成了不少学生娇气的性格,一遇到运动量比较的活动或者不好的天气(炎热或寒冷),潜意识使其产生了惧怕及抵制心理,如上种种,使之学生体质下降。
2.3学习负担过重,缺乏充足的活动时间
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中高段学生身上。由于课业负担的增加,使这些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课的学习中,很少顾及自己的活动及休息时间,有时候,甚至连课间十分钟的时间也难以保证。为了在区统考中取得好的名次,许多班主任不顾学生的身体健康,一再要求学生多做题目,少玩耍,他们认为学生上了体育课后就没心情再上下一节课了。也为了不被老师批评,不少学生上体育课只坐一边看看,其他时间运动就更少了。
2.4小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重主轻体的现象
学生对体育课的偏爱往往是出于个人兴趣,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游戏课,为了活动而活动,不像语数等主课
那样,测验获得好成绩就欢呼雀跃,而对体育课成绩高分及满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进取心不强,学生家长也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成绩普遍不重视,导致了重视主课,轻视体育的现象。
3、增强我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
针对我校学生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我想教育教学中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予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1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地渗透营养保健学
在课余时间,从书上或网络上查阅及收集一些关于小学生营养保健学的资料,针对小胖墩的现象,有目的地查阅几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食谱,打印成资料,在保健课的时候,发放到学生手中,而且在这堂课中,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来探讨食物与营养的关系,通过学习,使他们了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3.2充分利用课间活动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课间(操)活动守于课间操的一项重要成果之一。受到学校场地设备的影响,我校是本学期才开展课间的,今年创编了一套青春活跃的校操,使学生对课间操充满了新鲜感,避免了做操时拖沓、疲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3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来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动性。如把50m跑改为8秒钟跑(即8秒钟能跑几米);一分钟跳绳改为看谁先跳到120次久而久之学生也学会了用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体育教学面对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比较,而且非常明显,学生之间的表现评价也较直接,因此学生容易被激励或被伤害。因此可见,学生的感情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非常明显,体育课中的厌学现象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所以,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要面面俱到,使其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就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流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快乐体育模式,但是,我们不能肤浅地认为,只要学生在嘻嘻哈哈中上好体育课,那样就是快乐的精髓所在了,真正地快乐还应该体现在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因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挫折,锻炼其意志也是至关重要的。全面素质锻炼是很重要的一环,在体育课中适当地安排素质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克服其娇气思想。另外,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刻意地设置一些小障碍,使学生通过努力,在活动中不断增强自尊与自信。这些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学友的鼓励,最终取得成功,获得特殊的心理体验。
体育器材、体育设施是达成体育运动必要手段,开展体育活动离不开体育器材和设施。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器材和设施的开发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发挥已有器材的多种功能,尽量做到一材多用,这样使体育课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3.4体育课程的延伸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单靠每周几节课来改善,其效果可能不明显,因此,促进学生利用校外的体育资源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可以减轻学生的文化学习负担,使学生的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适度的体育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学校可主动与社区挂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体育活动,如健身操、舞蹈、小型趣味体育项目的比赛等;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去进行体育活动的宣传与表演,把体育课中所学的知识、技能奉献给社区,这种做法既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又增加了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
4、结语
上述是我对本校学生体质分析及对策的几点想法,如何切实有效地来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或许不是通过某一途径可以完全解决的,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将是任重道远的。期待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促进我们下一代的茁壮成长。
同学们中的近视眼、小胖墩日渐增多,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体育锻炼。同学们大多喜欢上体育课,可是同学们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又是怎样的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展开了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
1.调查、走访同学及家长,了解同学们的.课外体育运动情况。
2.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调查情况:
五(8)班共36人。每周运动次数两次及以上的7人,一次的8人。运动方式上,男女生有差别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报告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报告。男生以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骑自行车为主。女生以散步,和父母打羽毛球为主。全班大约60%的同学没有运动的习惯。
三、家长的看法:
1、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家长的看法:
( 1)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孩子的成长。
( 2)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神。
2、不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家长的看法:
(1)认为学习更加重要,体育锻炼会浪费学习时间。
(2)担心体育锻炼中的安全问题,担心孩子受伤。
四、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1、不同的体育运动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
例如:球类运动可以锻炼我们手脚的运动能力和反应能力,长跑可以锻炼耐力
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报告。
2、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个性。它使我们正确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在竞争中形成健康、积极、积极向上的个性。
3、体育运动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增进了友谊,学会了团结协作。
五、建议:
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一、调查目的和背景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我们民族的未来,而一直以来,我们过多关注的只是他们的智力因素而忽视了他们的身体状况。此次,我们探讨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运动的情况。本调查旨在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认识到运动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对运动的认识,大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情况,对本校体育方面的要求,影响大学生运动的因素,以及性别、年级对大学生运动的影响等。
二、调查手段
此次我们采用了在网上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在“问卷星”网站发放了问卷,并且通过qq、人人、微博等网络方式,扩大了调查的范围和调查的覆盖层面。
三、问卷内容
本次问卷共13个问题,分别如下:
1. 您的性别:
A 男 B女
2、您所在的年级:
A大一 B 大二 C大三 D大四 E研究生
3、您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可多选):
A篮足排 B乒羽网 C健身 D跑步 E其他________
4、作为大学生您每天的运动时间是多少:
A小于0.5小时 B 0.5-1h C 1-1.5h D 1.5-2h E 2h以上
5、您是否有坚持周期性运动:
A是 B否
6、您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可多选):
A消磨时间 B锻炼身体 C缓减压力 D减肥 E结交朋友
F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您的运动时段是:
A早上 B中午 C下午 D晚上
8、您认为学校最需要在哪方面改善:
A增加运动场地 B开放免费场地 C增加运动器材 D其他_______
9、什么因素可能使你不参加运动(可多选):
A学习 B运动设施不完善 C身边的.朋友影响 D没有运动细胞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
10、您是否愿意成为被要求“阳光长跑”的一员:
A 非常乐意 B无所谓 C不乐意
11、运动是否成为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A 是 B否
12、您是否参加过体育比赛:
A是 B否
13、您认为应如何改善大学生的运动状况(填空题):
四、问卷结果分析
(一)问卷具体问题分析
1、您的性别:
本次调查,共收集了175份问卷,其中占男生54.29%,女生占45.71%,男女人数较平均。
2、您所在的年级:
针对被调查者,大一占21.97%,大二占71.68%,大三占4.62%,大四占1.16%,研究生占0.58%。可以看出被调查人数中以大二学生为主,兼顾各年级同学。
3、你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
数据显示,选择篮足排的占22.86%,选择乒羽网的占44.57%,选择健身的占4%,选择跑步的占15.43%,选择其他的占13.14%。
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三大球和三小球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项目,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项目既符合基本的运动需求又比较方便(学校可以提供基本设施)相关。
4、作为大学生你每天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其中,每天锻炼时间小于0.5小时的占50.29%,0.5-1h的占41.71%,1-1.5h的占6.29%,1.5-2h的没有,2h以上的占1.71%。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的运动时间还是比较集中于1小时之内的,其中半小时以内的人数超过一半。
5、您是否有坚持周期性的运动:
其中有56%的同学选择了是,说明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还是占比较大的比例的,这对提高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6、您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选择消磨时间的同学占8.67%,选择锻炼身体的同学占75.14%,选择缓解压力的同学占41.04%,选择减肥的同学占30.06%,选择结交朋友的同学占10.4%,选择其他的同学占16.18%。我们可以看出75%的同学都是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这说明其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愿意花时间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投资。同时女生偏好减肥也合情合理。缓解压力占到如此大的比重,说明大学生活也不是很安逸,大家需要用运动来缓解压力。
7、您的运动时段是什么时间:
选择早上的占13.71%,选择中午的占1.14%,选择下午的占39.43%,选择晚上的占45.71%。可以看出选择晚上锻炼的同学比较多,这可能和同学们的作息时间以及课表安排有关,最佳的锻炼时间应该是下午4点左右,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合理调整运动时间。
8、您认为学校在什么方面需要改进:
其中有25.29%的同学选择了增加运动场地,有47.13%的同学选择了开放免费场地,有18.39%的同学选择了增加运动器材,另外的9.2%的同学选择了其他。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47%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免费开放场地,这说明同学们对学校体育馆的高收费有很大意见。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运动器材和场地过少,这也确实是存在的。总体来看同学们很多地方对学校不满意。
9、什么因素使您不参加运动:
选择学习的同学习的同学占56.9%,选择运动设施不完善的同学占28.74%,选择身边朋友影响的占32.18%,选择没有运动细胞的同学占23.56%,另外17.24%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图中显示,学习成为了阻碍我们运动的最大障碍,我觉得归根到底是懒于运动。另外运动设施不完善也确实是存在的,学校提供的设施过少且不齐全。另外没有运动细胞我觉得这只是他们的心里因素在做怪。
10、您是否愿意成为被要求“阳光长跑”的一员:
调查显示有25.14%的同学非常乐意,有44.57%的同学表示无所谓,而另外的30.29%的同学表示不乐意。总体而言,大部分同学还是不反对参与到“阳光长跑”这项体育运动中去的。
11、运动是否成为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对于这个问题,有56.57%的同学表示肯定,说明大家还是很重视体育运动的。
12、您是否参加过体育比赛:
有68%的同学表示曾经参与过体育比赛,说明同学们对体育赛事的报名还是很积极的,乐于参加体育类的竞技比赛。
13、您认为应如何改善大学生的运动状况:
整合问卷中的答案主要有一下几点:
(1)学校开放免费场地,增加体育设施.
(2)增加体育课时间。
(3)开展多样的活动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4)对同学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使其认到运动的重要性。
(二)问卷整体总结
1、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作为传统的运动方式一直深受大学生喜爱,篮足排和跑步等则方兴未艾,同时,健身浪潮逐步兴起,学校应该根据这种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如增加羽毛球、乒乓球运动的场地,兴建塑胶跑道,扩大并开放健身室,增设体育课的选修项目等。
2、鉴于很多大学生是晚上运动,建议学校可以多建设关于晚上运动的设施,如操场及跑道上的灯光要求,同时保障食堂晚上的食物供应。
3、从同学们对体育运动的积极度来看,学校可以多举办体育类赛事,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互相激励、互相促进的平台。
一.调查目的
为了解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情况,加强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人们对体育健身的热情。
二.调查对象
体育学院部分教职工进行调查,共19人。男14人,女5人。
三.调查方法
本次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在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办公室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共发放19份,回收19份,回收率100%(问卷附后)
四.调查时间:
20xx年6月29日-20xx年7月6日
五.结果与分析
1.运动种类
分析:根据运动类型可看出无论是男教师是女教师对爬山和打羽毛球比较喜欢,女老师不太喜欢比较剧烈的运动,男教师对剧烈运动比较喜欢,而女教师喜欢能够健美的运动。
2.运动时间
五 . 分析:
从运动时间可直接看出年年男教师运动30-60分钟时间段的人数在男教师中占大多数,说明每次运动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女教师中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内和30-60分钟差不多。总体还是不错的能够达到总人数的'79%。
1.运动频率
分析:根据运动频率可了解到每周运动1-3次的教师占大多数,而且一周内没有不运动的,说明都能够坚持锻炼。
2.科学健身意识
分析:从运动后是否有放松练习看出女教师对放松练习不重视,说明她们没有科学健身意识。而男教师一半一半。从整体上一大半教师没有科学健身意识。
六.结论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得出多数人喜欢做无器械运动而且时间也比较长,每周运动的次数稳定比较具有系统性。科学健身意识比较欠缺,希望能够增强科学健身意识。由此说明大多数人心里都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和明白体育锻炼可以带来的好处。现应加强人们对体育锻炼意义的认识,提倡全民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七.体会
在做问卷中缺乏严密性,有的问题问的不细。问卷中涉及到多选在数
据统计与分析时有些混乱,初次写调查报告对格式不太了解。有待提高实践能力。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肥胖、近视、心理问题等健康隐患频发,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给政府、学校、家庭等相关方面,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小学生,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年级的学生。调查范围广泛,涉及城市、农村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调查内容涵盖了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主要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进行测试。
调查结果
1、身体形态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普遍增加,但肥胖率也呈上升趋势。哈尔滨市中小学生卫生保建所的数据显示,小胖墩的比例已超过20%。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吃得不科学、膳食不均衡,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同时运动量不足。学生在学校有一定的活动时间,但业余时间几乎没有运动量,上下学也多是坐车,走路或骑车的越来越少。
2、身体机能
虽然中小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发育逐渐成熟,但部分学生存在心肺功能不足的问题。肺活量测试显示,部分学生的呼吸功能不佳。此外,长期缺乏运动导致学生的身体机能下降,影响体质健康。
3、身体素质
依照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学生的力量素质整体呈上升趋势,但部分学生存在力量不足或肌肉发育不良的情况。速度素质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学生速度较慢或反应迟钝。耐力素质普遍较好,但部分学生存在耐力不足或易疲劳的情况。柔韧性素质整体较好,但部分学生存在关节僵硬或柔韧性不佳的问题。
近视与脊柱弯曲
我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良用眼习惯、缺乏户外运动是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此外,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增多,不正确的坐、立、行姿势,以及长期伏案学习、使用电脑等是主要诱因。
4、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在中小学生中日益突出,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是主要因素。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自杀的数量占全国自杀人数的一大部分,还有部分学生换上抑郁症和其他心理问题,导致辍学或自残。
5、影响分析
肥胖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还容易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对学生的健康造成长期威胁。近视不仅影响学生的视力健康,还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脊柱弯曲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形态,还会对学生的内脏器官造成压迫,导致呼吸、消化等系统功能障碍。
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容易导致行为问题、情绪障碍等严重后果。此外,手机的普及使学生长期沉溺于虚拟世界,导致与现实中亲情的疏远、友情的淡薄,影响学生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
改善措施与建议
保证锻炼时间:学校应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的锻炼时间,如安排课间操、体育课等。
开展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育、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锻炼方法。
鼓励孩子锻炼: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
合理安排饮食: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孩子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品。
关注心理健康: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与孩子沟通,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加大投入:增加对学校体育设施、健康饮食等方面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和饮食条件。
加强监管:加强对学校体育课程、饮食安全等方面的监管,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总结与展望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呈现向好趋势,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健康问题,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在中小学生中较为突出,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差异,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改进。未来,应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条件。
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现状概述
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投资力度,但根据《2021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视力不良率高: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现象普遍。
肥胖比例上升:饮食结构不合理加上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是主要原因之一。
体力耐力下降:相较于过去,现代孩子在长跑等需要持续努力的项目上表现较差。
心理健康问题增多:学习压力大、人际交往障碍等因素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状态。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视力问题
原因:过度依赖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娱乐或学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
(二) 肥胖问题
原因:快餐文化盛行;家长对孩子体重管理意识淡薄;学校提供的营养餐可能存在偏差。
(三) 体能不足
原因:课业负担重减少了课外活动的时间;部分学校对体育课程重视不够。
(四) 心理健康
原因: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家庭关系紧张也可能影响孩子的情绪稳定。
三、对策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普及科学用眼知识,提倡合理膳食结构,增强公众特别是家长对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认识。
优化校园环境:增加体育设施投入,确保每所学校都有足够条件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同时调整课程设置,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时间。
家庭教育引导:鼓励父母参与孩子的日常运动计划,共同制定并执行规律作息表,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
心理健康支持: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辅导活动,帮助他们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政府政策扶持:出台更多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减免相关费用以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各类体育活动中来。
总之,提高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只有当每一个环节都发挥作用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少年强则国强”的美好愿景。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肥胖、近视、心理健康等问题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为政府、学校、家庭等相关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全国范围内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以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生为对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年级的学生。调查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城市、农村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调查内容涵盖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
具体监测项目包括BMI(体重指数)、肺活量,以及根据不同年级设定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等。这些测试项目对标对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调查结果
身体形态: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普遍增加,但肥胖率也呈上升趋势。哈尔滨市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所的数据显示,小胖墩的比例已超过20%。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膳食不科学、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以及运动量不足。
身体机能:中小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发育逐渐成熟,但部分学生存在心肺功能不足的问题。肺活量测试结果显示,部分学生的肺活量水平较低,反映出呼吸系统功能不佳的情况。
身体素质:
力量素质:整体呈上升趋势,但部分学生存在力量不足或肌肉发育不良的情况。
速度素质: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速度较慢或反应迟钝的问题。
耐力素质:普遍较好,但部分学生存在耐力不足或易疲劳的情况。
柔韧性素质:整体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关节僵硬或柔韧性不佳的问题。
近视问题:中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良用眼习惯、缺乏户外运动等是学生近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心理健康: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自杀的数量占全国自杀人数的一大部分,也有不少学生换上抑郁症和其他心理问题,导致辍学或自残。
原因分析
不良饮食习惯: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偏食、挑食、暴饮暴食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
缺乏运动: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影响体质健康。运动量不足和部分中小学生运动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容易导致某些身体素质得不到充分锻炼。
学习压力:当前教育环境下,中小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家族病史:基因对个体的生理特征、代谢方式、疾病易感性等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从而影响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
改善措施与建议
增加投入:增加对学校体育设施、健康饮食等方面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和饮食条件。
加强监管:加强对学校体育课程、饮食安全等方面的监管,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保证锻炼时间:学校应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的锻炼时间,如安排课间操、体育课等,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
开展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育、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锻炼方法。
鼓励孩子锻炼: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
合理安排饮食: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孩子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品。
关注心理健康: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与孩子沟通,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营造健康氛围: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应提供适合中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设施和场所。
结论与展望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呈现向好趋势,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健康问题。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在中小学生中较为突出,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差异,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改进。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体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加强学生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条件;加强学校体育科研和评估工作,为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指导。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变化,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并为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本报告基于近年来的数据分析结果,旨在概述当前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情况。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样本点;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运动能力测试等多种手段收集信息;最后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三、主要发现
身高体重:近十年来,中国城市和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平均身高均有所增长,但同时肥胖率也呈上升趋势。
视力问题:近视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初中生群体中更为普遍。
体力耐力:相较于过去,如今的学生在长跑等项目上的表现有所下降,反映出日常体育锻炼不足的问题。
心理健康:虽然大部分孩子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学生面临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困扰。
营养状况:部分偏远山区或贫困地区的孩子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而城市里则有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导致超重肥胖的现象。
四、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观念偏差,过分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
社会环境变化快,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孩子们更多地选择室内娱乐而非户外运动;
饮食结构不均衡,快餐文化盛行,不利于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建议措施
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关注子女全面发展;
改革现有教育体制,增加体育课时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体育社团活动;
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建设,提供更多安全舒适的公共空间供青少年使用;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对于合理膳食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健全青少年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所提升,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从家庭、学校到政府层面齐抓共管,才能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体质健康总结02-24
体质健康报告06-02
体质健康测试总结06-06
体质健康报告10-27
体质健康工作总结11-21
体质健康测试报告04-30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10-05
学校体质健康测试方案01-06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03-08
有话要说...